QFII再次抄底。11月21日,盤中表現萎靡的四大行尾盤突然集體放量。截至收盤,低開低走的工商銀行尾盤拉升,由綠翻紅,領漲1.57%,農業銀行漲1.16%,建設銀行漲0.68%,中國銀行漲0.35%。
當日,中石油也上演了同樣的“戲碼”,尾盤上攻微漲1.65%,收報8.03元。權重股尾盤的突然拉升幫助大盤最終守住2200點關口。
“這段時間,外面很多資金包括QFII在內都在逢低吸納權重股,尤其是銀行、保險、券商等金融股。”某QFII機構人士告訴記者。
QFII機構人士告訴記者,外資大舉買入中資金融股,是因為中資金融股估值偏低,外部因素則為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布的改革方案,提升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未來的信心。
多名業內研究員表示,目前A股上市金融股尤其是銀行的股價被嚴重低估。與海外的上市銀行相比,A、H股的銀行股的估價更顯優勢。據11月21日最新數據,合眾銀行、美國銀行、東亞銀行、恒生銀行、富國銀行市盈率分別為23.66、13.09、12.48、12.39、11.48倍,均高出A股上市銀行估值。
中資銀行股比海外銀行股便宜,A股金融股又要比港股有大幅折價。以11月21日收盤價計算,8只A、H股上市金融股H股股價均超出A股股價,其中中國平安、中信證券、農業銀行、招商銀行H股較A股溢價率分別達到39.58%、19.90%、17.90%、17.22%。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