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殷鵬
私募基金對4月行情有著怎樣的判斷?會采取怎樣的倉位水平?憑借個股表現搶眼表現出色的私募基金會青睞哪些投資機會?針對這些問題,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對全國近60家私募基金進行了問卷調查。
對中長期行情信心堅定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調查,28.57%私募看漲4月行情,比3月略降2.2個百分點,持中性態度的私募基金仍占大多數,57.14%私募認為大盤會橫盤整理,而14.29%私募看跌4月行情,相比上月上升了6.6個百分點。
明曜投資董事長曾昭雄(專欄)認為,從短期市場表現來看,銀行理財的規范對銀行股沖擊比較大,預期未來利率市場化逐步推進,銀行板塊整體的機會難以看到,但不排除一些有競爭力的公司有好的表現。從今年整個市場表現來看,隨著近期房地產政策出臺、貨幣政策的收緊等,今年震蕩整理的概率比較大,整體呈現“U”型走勢。“整體市場仍有20%左右的機會,機會在下半年或者四季度會比較明顯。”
呈瑞投資研究總監李世全(專欄)認為,今年要比去年好,甚至是一輪大級別行情的起點。
匯利資產總經理何震認為,市場經過一段時間上漲后,人氣已經被有效激活,市場有大量資金。如果房地產、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空間被壓縮,M2的增速還有13%左右,大量資金總歸要找出路,不可能都存在銀行。股市相對來說是目前最好的投資渠道。
翼虎投資總經理余定恒(專欄)認為,短期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加大了系統性風險,但經濟總體維持弱復蘇狀態格局不變,市場短期調整空間有限。
乾陽投資(專欄)董事長何輝指出,短期維持震蕩格局,中期偏樂觀,5月之后或許向好。
消費醫藥金融最受青睞
4月,哪些板塊會受到私募基金的青睞呢?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調查,醫藥和金融股最受私募青睞,各有25%私募看好;消費股有21.43%私募看好,緊隨其后;而地產股雖然遭受調控的風險,但仍有17.86%私募看好其機會;軍工股受關注度也有所提高,有14.29%私募看好其在4月的表現;環保、鐵路和新能源也各有10.71%、7.14%和7.14%私募看好。
另外,電子、航天航空、化工、ST、科技、家電、文化傳媒、汽車、電力、TMT、旅游等也是私募重點關注的品種。
對于銀行、券商等金融股,何輝指出,銀行和經濟周期關聯度最高,看銀行股就看經濟復蘇強度,估值較低,存在機遇,中長期來看可以關注;券商整體估值較高,創新業務雖然值得期待,但是也和市場關聯較高,在市場情況不好的情況下難有作為。
何震看好中藥保健和研發性好的西藥股,他不看好只有一兩個產品的醫藥企業以及簡單生產型醫藥企業。醫藥行業利潤增速始終存在,這是一個有效的市場,既反映了基本面,又有很多心理預期因素存在。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環境、食品安全問題,個人在醫藥方面的消費支出會越來越多。現在的醫藥股似于十年前的房地產股,醫藥在未來十年將是最牛的行業。投資醫藥股,未必有讓人吃驚的收益,但是你會發現它是最輕松獲得收益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