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創業板指數屢創歷史新高。28日,創業板指數在創出1253.40點的歷史新高之后,恐高情緒以及獲利盤集中涌出,創業板指數也迅速轉升為跌,終結了連續上漲的走勢。
同樣也是28日,創業板355家公司中報已全部出爐。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355家創業板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總體表現呈兩極分化,從總體來看,業績增長的公司略多于業績下降的公司。355家創業板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1020億元,同比增長20.7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為120.93億元,同比增長僅為4.21%。其中190家公司業績同比增長,數量上略高于業績同比下降的165家公司,呈現兩極分化的局勢。
目前,大多數市場機構還是認為現在創業板的泡沫比較大,進一步上漲的動力不足,雖然資金推動可能還會把創業板指數再進一步拉升,但是現在參與的風險已經非常明顯。
對于創業板的走勢,長盛電子信息基金經理王克玉分析認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中報低于市場預期,但是并未妨礙創業板指短期回調后,依然創出歷史新高。一方面資本市場對經濟結構轉型抱有較高期待,創新成長股有望在產業升級中成功接棒,分享內地巨大的市場空間,而主板周期股業績依然呈谷底徘徊,在流動性趨緊的格局中難有亮點;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創業板正在逐步分化,那些業績確定、高增長、能夠順利進行估值切換、2014年甚至再往后幾年都能帶來可預期增速的公司,都成為市場追逐的對象,而一些偽成長股則已經后續乏力,投資者要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