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眾呼聲中,融資融券業務終于出爐。不過,這也并沒給市場帶來太多樂觀影響,昨天上證綜指仍以大跌收場。基金公司的一些人士也分析表示,從目前來看,融資融券的推出對市場的影響短期將比較有限,長期影響還有待觀望。
國聯安基金公司副總經理王峰對記者表示,目前來看,融資肯定是好事,這樣會擴大市場的供給,對市場而言是比較積極的因素。不過,融券業務的開展對于基金公司來說,可能影響并不大。
不過,王峰更為關注的是,融資融券業務即使正式拉開帷幕,還需要基金公司內部風險控制細則的制定。正如基金公司購買權證需要比例限制一樣,融資融券業務應該也需要在基金公司的投資細則里加以規定,可能才會有更大的效用。
“基金公司可以參與,不過可能是局部參與,目前有關融資融券的細則還未出臺,一切還有待觀望。”王峰說。
進入搜狐基金頻道()查看更多基金理財資訊
>>>
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對市場心理層面上的影響不可忽視。
融資融券交易是世界上大多數證券市場常見的交易方式,對完善市場機制等具有積極作用,這包括有利于完善股價形成機制、活躍交易、改變交易方式以及增加券商盈利模式等。不過,在某些市場階段,融資融券也可能加劇市場波動。
深圳某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表示,融資融券試點業務的推進,除完善市場機制的內在要求外,在相當程度上也是政府“救市”行動的重要一步。適時推出融資融券業務,對市場本身是好事;但如果寄希望于借此挽救股市,可能就是夸大了融資融券業務的作用。但無論如何,在當前的A股市場,創新業務的推進給投資者帶來信心,這可能比創新業務本身的實際作用更為重要。
不過,基金公司同時表明,它的后期效果仍難估計。
南方某家基金公司的市場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融資融券對券商而言是開展了新業務,不過可能對個人投資者意義更大。因為目前市場行情是券少資金多,等于先開通融資后開通融券,這對多數手中握有券的投資者來說存在機會,對市場來說是利好。在利好的背后,更應該關注的是該項業務開展所帶來的實質性意義。
上述投資總監認為,融資融券業務開展的背后,有4點值得關注。
首先,在該業務推出初期,受融資融券標的池、參與主體等方面的限制,其業務規模不會太大,市場上主流機構投資者基金、保險等能在多大范圍內參與該業務仍未可知。其次,試點券商在業務初期可以通過自有資金和證券數量與范圍的控制等控制業務規模與風險。從合格券商數量及資產數量看,其能獲得的利潤,也許并不如市場預期。第三,目前全球較多市場因受次貸危機困擾而采取“限制賣空”政策。在此背景下,管理層可能會考慮先推融資再推融券,由此,業務規模及避險可能受到影響。最后,該業務對利用自有資金和證券開展業務的券商風控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控制風險,試點初期券商的業務規模可能不大。
“歷史經驗也表明,中國香港、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亞洲其他市場融資融券業務規模的發展大多經歷了推出后規模逐步增長、并漸趨平穩的過程。因此,預計我國市場推出初期業務規模不會太大,之后才可能會逐步攀升。”王峰表示。
推薦閱讀:融資融券出臺后東方精選基金悄然出貨鋼釩權證
歡迎進入我家理財、基金天下、黃金萬兩、銀行大觀園、保險E族、匯市弄潮分享網友理財心得!
(責任編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