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2.0時代已全面開花。暨上市不滿1個月的國債ETF成為滬深兩大交易所成交量最大的場內基金產品之后,國內第一只跨國ETF國泰納指ETF緊接開售,場內交易的資產配置開始將觸角伸向近年來表現持續強勁的美國股市。
首只跨國ETF花落國泰并不讓人意外,憑借國內首只海外指數基金3年來成功的運作經驗,該公司在產品創新方面的實力已經得到了包括上海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指數集團的認可,授權國泰基金開發這一國內首只跨國、跨時區ETF產品。此次通過將跨國指數引進場內交易,納指ETF成功對接了國內投資者與國際資本市場,首次幫助投資者實現了一站式的美股資產配置。對于行業而言,這是一種創新,對于國泰基金而言更是一種傳承與延續。
作為一只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基金,國泰納指100跨境ETF和普通ETF產品一樣,將實現場內實時交易,實現了當日買入、次日賣出的T+1交易機制。而在此之前,境內投資者購買美股,主流途徑只能通過購買QDII基金實現,通常申購確認時間至少要“T+2“個交易日,而贖回的確認需要“T+7”至“T+13”個交易日不等(考慮到時區差異和國外假期等)。
正是基于上述投資效率上的束縛,國泰納指ETF的推出,最大程度上節約了投資者交易QDII的時間成本。另外,國泰納指ETF也為活躍的場內投資者提供了非夜間投資海外指數ETF的機會,充分分散投資風險。
據了解,監管層將國內首只跨國ETF繼續聚焦于納斯達克100指數,主要還是得益于指數近幾年突出的收益表現。該指數匯聚了蘋果、谷歌、微軟等引領世界科技潮流的高科技企業,幾乎不受近幾年波動幅度極大的大宗商品市場影響。對此,國泰納指100跨境ETF擬任基金經理崔濤表示,美國股市積極向好的趨勢在未來幾年仍在延續,近期黃金價格大跌的背景就是受美國經濟復蘇趨勢明確的影響,“從資產配置角度而言,納斯達克100指數都是投資者籃子里必不可少的洋雞蛋,我們通過創新機制將納斯達克100指數的交易時間和金錢成本大幅降低。”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首只海外指數基金國泰納斯達克100指數(,申購,定投,贖回)基金也在近期同胞兄弟國泰納斯達克100ETF()發行之際實施分紅,成為第一只連續三個年度都實現分紅QDII基金,截止4月12日,國泰納指100成立以來的累計凈值增長率已經達到32.99%,未來持倉比例更高的國泰納指ETF有望在美國股市持續上漲的階段,獲得更高增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