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二季度經濟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市場近期明顯走弱,我們認為原因在于投資者對政府制止經濟過快下滑的決心和能力產生了懷疑,加之中長期結構性矛盾不斷凸顯,市場情緒在一定程度上轉為悲觀;而且,下半年國際經濟局勢依然不容樂觀,中國經濟放緩和政策放松的拉鋸也不會在短期內出現明確的結果。古語有言“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由此,探索精選行業的第三條路或許是最佳選擇。
宏觀經濟展望
為應對債務危機,歐洲央行和歐洲各國政府已出臺多項措施,但向債務國政府和銀行體系提供短期流動性的做法治標不治本,建立更完善的財政聯盟和統一銀行業監管等根本解決之道很難在短期內迅速推進,歐債危機的長期化已成定局。由于歐美需求增長乏力,新興市場國家也受到沖擊。全球經濟放緩的態勢還望不到盡頭。
中國經濟受房地產和制造業投資下滑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下滑。實體經濟仍處主動去庫存階段,增加投資的動力不足。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消費的后周期屬性開始顯現。居民收入和消費意愿均呈增長乏力或下滑態勢,預計消費增速短期內都將維持低位徘徊。
不過,好消息是在需求不振的背景下,通脹的壓力明顯舒緩,為貨幣政策的寬松打開了更大的空間。信貸投放是觀察政策力度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除3月份新增信貸超過萬億之外,其余月份始終在7000億-8000億左右徘徊。在目前經濟低迷的狀態下,只有單月新增信貸達到萬億以上,才可能有效拉動中國經濟的“大船”。
就業是決定政策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的經濟下滑尚未帶來類似2008年的就業形勢顯著惡化,人口和勞動力供給結構的改變可能是內在的原因之一。但一旦出現就業壓力加劇的跡象,甚至可能危及社會穩定時,政策力度將明顯加大。
下半年A股市場判斷
從影響A股市場的主要因素來看,政策的明顯放松和接近歷史低位的估值水平對市場起到了較大的支撐作用,但海外局勢的持續動蕩和國內經濟短期難有起色又在相當程度上考驗著投資者的信心。
目前市場的糾結在于政府能否使經濟有效回升,許多投資者基于中長期結構因素和短期換屆制約等理由,開始懷疑政府救經濟的決心和能力。我們認為這種狀況不利于市場,但仍不能排除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在這兩種可能性間徘徊只能讓我們犯更多的錯誤。正所謂“君子不立危墻之下”,探索精選行業的第三條路或許是最佳選擇。
我們建議的行業配置思路包括:第一,受經濟回落影響小的必需品、稀缺資源品;第二,景氣處于底部,有望下半年改善的,如醫藥、券商、保險等;第三,受益政策支持,但不能單靠信貸驅動的,如節能、頁巖氣及部分戰略新興產業;第四,并購逐漸完成、過剩產能已經消化較多,或者沒有過剩之虞的,農業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