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策對于房地產行業的調控給沉浸于房價上漲愉悅中的人們不小打擊,在經濟恢復至潛在增長率附近時,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未來政策收緊的可能、銀行資本充足率與大規模融資的壓力,A股市場開始調整。在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趨勢下,人們對消費的熱情重新燃起,同時也將消費類股票的估值推升到一個并不便宜的位置。
消費究竟是一種恢復性增長,還是會更為持久?
我們來看看消費的相關數據,最近公布的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1.1萬億,同比增長15.8%。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322.48億元,同比增長達28%,僅次于包含“十一”黃金周和中秋節的10月份,銷售增速創2009年內第二高。從產品類別看,糧油類增長14.5%,肉禽蛋類增長6.8%,服裝類增長25.8%,日用品類增長16.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4.9%,汽車類增長61.5%,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6.4%,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43.3%。我們看到,汽車、家電行業依然高速增長,除政府補貼扶持之外,也反映了城鎮的消費升級,房地產的“超賣”也帶來裝飾材料銷售的增長。百強的食品類零售額增長27.93%;服裝類零售額增速提高至31.48%。一方面我們看到渠道與管理優勢體現為商業領域集中度的提高,另一方面,食品價格的提高使預期中的通脹比想象中來得更快。
相信消費領域的啟動才剛剛開始,城填化建設仍然是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所在,無論是更新需求還是二、三線城鎮的新增需求,都有待于進一步釋放,其持續性也會更強。但這也有賴于收入分配結構改革、消費信貸的推進等促消費措施的進一步推行。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消費仍將是投資的主線,而投資標的的選擇,不應關注于風格的轉換是大盤還是小盤,未來的投資成敗還在于成長與價值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