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訊】四季度,華商基金認為應關注跌出來的反彈機會。
從宏觀經濟層面分析,9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PI)在四連陰后首現回升,對此華商基金指出PPI企穩有其季節性因素,此外也是由QE3之下外部大宗商品推動造成的,而非由需求拉動的;其次,房地產投資短期變好,仍需要觀察;從出口看,歐美經濟數據目前處于疲軟中,考慮到對出口的影響,預計明年二季度出口數據可以回暖。
而從對市場影響較大的資金面來看,華商基金分析,四季度資金流動性偏緊,到年底企業有可能會出現資金緊張的情況,資金價格會保持較高的水平。不過進入四季度,隨著價格降幅的收窄,企業盈利將逐步企穩。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四季度是全年解禁市值最高的一個季度,對中小股票沖擊較大,滬深主板解禁數量占流通數量比例為2.2%,中小板與創業板解禁數量占流通數量比例為9%。不過9月26日晚間,30余家創業板公司幾乎同時發布了關于不減持公告,這也降低了對市場短期流動性的沖擊。
近期,上交所金融創新實驗室提供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9月26日,上海市場整體、上證180指數市盈率僅分別為10.3、9.1倍,與前兩次歷史點位相比,目前滬市估值水平還要折價近三成。由于宏觀經濟無法對股市形成有力的支撐,因此四季度主要機會仍是來自下跌后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