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資產規模,對于基金公司來說就意味著收益。所以,基金公司總是千方百計地擴充規模,要么是快速發行新基金,要么是持續營銷做大老基金。不過,總有基金公司難以維系資產規模的正增長。在最近一年,資產規模波動最大的莫過于匯添富基金,資產凈值從一年前的第八位,降至今年年中的第15位。而這一年,正是潘鑫軍新任董事長滿一年。顯然,這份規模成績單讓潘鑫軍有些灰頭土臉。
據中國日報網最新統計,截至2011年6月末,匯添富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為511.66億元,2012年二季度末,其資產管理規模達到頂峰,為802.29億元,居同業第8名。2012年6月4日,潘鑫軍走馬上任,但之后的資產規模波動巨大。2012年三季度末,該公司資產規模為678.86億元,下降15.38%,名次降至第10名;2012年底,其資產管理規模繼續下降至609.06億元,單季度降幅10.28%,名次已經降至第15名;今年一季度,由于狂發新基金,該基金公司資產規模為757.74億元,環比增長24.41%,名次也相應提升至第11名;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匯添富的管理規模為650.38億元,下降14.17%,名次降至第14名。顯然,匯添富基金通過快速發行新基金擴張規模之路,并非走得平坦。
有分析認為,匯添富基金的上位直接得益于其去年二季度基金產品特別是短期理財基金產品的發行,即匯添富30天和60天短期理財基金的“爆發性”發行。成也蕭何敗蕭何,短期理財基金的沒落,讓匯添富基金的資產規模迅速縮水。曾被匯添富基金逼退的銀華基金有關負責人去年年中曾直言,“過分強調短期規模、名次對行業并無好處。”
然而,匯添富基金仍然不甘心資產規模的大退步,依然繼續著自己的規模擴張之夢。
據同花順(行情,問診)iF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0月22日,匯添富今年以來已獲批及上報基金的數量高達近30只,其中發行成立基金20只,正在發行的基金3只。假設上述新產品半年內發行,那么其旗下的基金數量將達70余只,業內的老大華夏基金屆時也只能望塵莫及。需要注意的是,匯添富旗下平均每只基金的規模僅18.5億元,而華夏基金則達到47.1億元。也就是說,匯添富急于發行新產品,“量”雖然上來了,但“質”卻遠遠落后。
記者注意到,匯添富短期理財30天,2012年5月初以244.41億元首募規模成為當年的“巨無霸”,但僅一個多月后,該基金就遭遇了180億元的巨額贖回。難道匯添富短期理財30天的悲劇還會上演?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迷你基金的數量越來越多的當下,匯添富基金不應該繼續制造迷你基金,眼下最重要的任務是提升基金的管理質量,提升旗下基金的賺錢效應。中國日報網近期曾報道,進入下半年,匯添富基金旗下的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業績排名出現下滑的占六成,更是有4只股基回報率排名由同業前1/3掉落至后1/3。■
相關專題:
透視基金2013第三季度業績報告